武汉足球有那么好的群众基础,武汉籍球员有很多入选国字号,怎么连中超都进不去?
拐子哥,冲超不止和本地籍球员关系紧密,更多的是本地的足球氛围和本地的中甲球队的实力相关。
武汉也曾有过中超球队:武汉卓尔,2012年提前三轮冲超成功,无奈当年未能保级。时至今日,武汉卓尔一直在为冲超努力着!
我觉得,武汉冲超就是时间问题,我来大体给你梳理哈,冲超这事,你就明白了。至于叱咤中超,在亚洲披荆斩棘那就是后话了。
需要知道:中国足协制定的18条中超准入制度资格主要包括:俱乐部办公、竞训、经营、训练基地和主场等软硬件设施,其中要求中超俱乐部必须达到注册资金5000万元、年收入3000万元和拥有4块以上标准草坪且有全部产权或控股权的训练基地等规定。具体见链接: 具体文件需下载。
因为,武汉卓尔曾入中超,这些准则对武汉都不是事。
中超升降级规则:一般而言,就是赛季结束后,中超末尾两名降级到中甲联赛,中甲前两名升级到中超联赛。另外,中甲前两名虽成绩达到冲甲,但是必须满足中超准入资格才能进入中超联赛。 2017年武汉卓尔中甲第五名,现任主教练李铁,2018年再接再厉冲超有望!
另外,武汉足球的群众基础相当不错,看看武汉籍的球员有哪些就知道这个地方的足球人才怎么样了。增城、张稀哲、蒿俊闵、梅方、邓卓翔、荣昊、雷腾龙、郑斌、王文华、郭靖……随便检索哈就查到一大堆,他们都是武汉籍的足球人才!厉害啊!
综上所诉,我觉得武汉再次拥有中超队伍,冲超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。武汉的拐子们,再等一等咯!
作为一名武汉足球的老球迷(当然现在最喜欢的还是恒大),武汉足球一直没有离开我关注的目光,所以我不邀自答这个问题,谈一下我的见解。的确如提问中讲到,武汉足球群众基础好,国脚多,属于技术流派,走出去的基本上都是各个球队当家主力,说明武汉足球基础的确是很不错的,但为什么就是立足中超就这么难呢?就我观察,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。
一是投资方实力还是不够。经济基础决定球队发展,不可否认,足球是烧钱的运动,有钱好办事,有实力的企业入驻武汉足球才是最重要的。武汉属于中部正在崛起的城市,经济实力在全国来看,离一线还有差距,特别是与沿海开放城市比,象恒大、淘宝、万达这样排能够在国内叫得上号的企业屈指可数,愿意投钱玩足球的企业就更少了,这一点看看武汉足球从武钢,美尔雅,到雅琪,红桃K、红金龙、国测、黄鹤楼、光谷,卓尔等就可以看出,当然现在卓尔还是不错的,阎老板也很有现代企业发展的战略眼光,今年聘请李铁,引入亚冠杀手,加大投入,很拉风,吸引了全国球迷的目光,也产生了很好的广告效应。
二是投资理念还是有差距。投资足球,我个人觉得对企业来讲追求的主要是品牌效应,眼球效应,而不是短期的经济效应,作为中国足球,球队市场化动作刚起步,短期也难有经济效应,所以投资方的战略定力很重要,这一点,我觉得恒大就做到很好,他们的动作模式很很符合中国足球现状,现在恒大集团能超越二马,万达,而居福布斯榜省位,我觉得与其几年来持之以恒投资足球不无关系,要知道恒大投资广州足球前,其品牌那时在全国范围内应该只能算个知名企业。另一方面,作为投资环境的政府支持的决心和意志也很重要,是否真支持,是否认识到足球名片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定位重要性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三是武汉足球作风还不够硬朗。武汉球员个技术都冒得话说,但球队整体作风偏软,韧劲不够,拼劲不足,打顺了大杀四方,不顺时,就是该赢的打平,可以赢的打输。同时整体技战术水平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,特别是由于教练水平急待改进,总感觉整个球队没有勇争一流的底气和信心。让我看球迷每回看球都看得为之心惊胆跳。
以上是个人见解,欢迎吐槽。
鼎盛时期的湖北队在国内算一支不错的队伍,比较有名的如林强。职业化后队伍需要投入相当多的资金,再加上前几年武汉光谷的退赛风波,使湖北的足球动静不大。邓卓翔是武汉的按道理该回家踢了,但是也找他的老师高洪波了。不过李铁的参与,人员的补强,今年应该可以冲超了。足球是一个系统工程,尤其是在中国,如果冲超后也才能有吸引力,如蒿俊闵等顶级球员也才可以考虑回家踢球,冲超后的投入更大,而且大部分都是用在高薪的球员身上,踢球是纯粹的青春饭,顶级联赛加高薪才能能感觉到家乡的味道!